头部高度
宋宛瑾个展“青春•仪式”
时间:2016-10-15
收藏:

展览前言 

宋宛瑾的画让我想起超现实主义,如玛格利特。除了玛格利特,还想起艾略特,他有首诗叫《空心人》:we are the hollow man. ……她的画中都是绚丽的色彩和形形色色的服装。但服装中没有人,是服装在走动,在交谈,所以让我想起空心人。两个空心人在一起能做些什么?艾略特说:“我们的言行枯燥而无意义”。宋宛瑾提出了一个事实——作为一位年轻女画家,领悟到这个事实略嫌过早。这个事实就是:在人们之间,只有服装是真实的。

文/何多苓

2016年10月7日于成都


微信图片_20190720121227.jpg

展览海报


宋宛瑾个展“青春仪式”

开幕时间:2018/09/30/20:00

展览时间:2018/10/14-2018/10/25

展览地址:成都市武侯区科华北路蓝顶艺术教育中心


各家评论

宋宛瑾的作品涉及到社会学和哲学话题。在超现实的视域中,虚无和存在矛盾而又和谐地共在一方,对立而又缠绵地厮混一气。在她的精神世界里,假亦真时真亦假,网络经济的膨胀与萎缩、高潮与阳痿、资本与粪土,在扭扭捏捏似与不似沆瀣一气,妖雾弥漫。以艺术方式切入社会批判,在当下已现奢侈,年轻人敢于直言不讳,值得关注。虚无缥缈、繁荣盛世、尔虞我诈、人间乱象、阡陌沟壑、偏村陋巷,凡此种种皆可入画,艺术家具有绝对选择权。

文/陈默


萨特在《存在与虚无》一书中把人的一生看成彻头彻尾的虚无,而作为人的存在只不过是一种“投射”,是一种“对己存有”,虚无并不是否定人生的意义,恰恰更能肯定人生的意义。在经历青春的疼痛与幻想后,艺术家宋宛瑾以创作的视觉图像诠释青春在内心的投射,是纪念、是仪式、是青春留下的全部意义。

人是整体的“存在”,我们无法在时间或者空间把这种整理割裂,青春是整体的一部分。在对艺术家早期和现在创作的考察中,一种神秘的、幻化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特质被延续下来,这给了我们更多的想象空间“女性特有的敏感泛着青春忧郁的气息,在未完成的情感经历中,只能用碎化的图像来陈述青春留下的印痕”。究竟是无法探知艺术家经历怎样的情感细节,但从艺术家创作中不断出现的婚纱形象,可以猜测艺术家在少女时代对青春仪式的想象,爱情通过具体的仪式获得结果,婚纱无疑对大多数少女而言具有青春仪式的纪念碑意义。对于2014年刚从美院毕业的年轻艺术家而言,无论从个人创作空间还是将来现实生活都具有更大的弹性,青春必将逝去,而关于青春的创作却会留下,它超越日常带来某种神圣感。

青春·仪式—宋宛瑾个展,展出艺术家近两年创作的20多幅作品,在其创作中我们看到更多的是青春留下永恒的“投射”,它时时提醒着我们那段与青春有关的时光“存在”着。

文/叶彩宝


艺术家自述

作品延续的是一个主题,讲述我们这一代人的生活中的细枝末节,且多以女性视角观察。因为相对来说,我觉得女人更能反映出一个社会的倾向,而且一种源于女性内心的细腻情感可能会更加神秘。

爱情作为世界上最复杂的情感现象在现在社会似乎更显复杂。我画的是一场没有爱情的爱情,一场没有仪式的仪式。但我并不想通过画面去指责,虽然里面确实有一些黑色幽默,这也是我个人的一些思索。题材不属于宏大叙事,甚至选于生活中的一些小场景,我觉得这样会更贴近生活本质。

我们生活的每分每秒都在与社会发生着某种关系,成为一个社会人自然伴随着各种心理活动,我画面中采用了碎片的拼接,就像记忆,随着时间的流逝有些人事物只剩下了斑驳,这使画面在某种场景下混杂着一种微妙的物质与精神,理性与感性的双重矛盾。

文/宋宛瑾


部分参展作品欣赏

微信图片_20190720121236.jpg

宋宛瑾  寓言  布上丙烯  80×120cm  2015

微信图片_20190720121242.jpg

宋宛瑾  铂金包  布上丙烯  50×80cm  2015

微信图片_20190720121251.jpg

宋宛瑾  都市花园7  布上丙烯  80×100cm  2016

微信图片_20190720121258.jpg

宋宛瑾  出嫁2  布上丙烯  100×150cm  2016

微信图片_20190720121328.jpg

宋宛瑾  幽  布上丙烯  50×60cm  2015

微信图片_20190720121335.jpg

宋宛瑾  婚礼蛋糕  布上丙烯  40×60cm  2015


微信

微信

微博

微博